昔隋氏穷兵暴敛,害虐生民;其民不忍,共起而亡之。唐高祖以一旅之众取关中,不半岁而有天下,其成功如此之速者,因隋大坏故也。以治易乱,以宽易暴,天下之人归往而安息之。方其君明臣忠,外包四荒,下遂万物,此其所由兴也。其子孙忘前人之勤劳,天厌于上,人离于下,宇内圮裂,尺地不保,此其所由废也。其治未尝不由君子,其乱未尝不由小人,皆布在方策,显不可揜。然则今所宜监,莫近于唐。[11]
宋代史家这样重视历史上的尤其是唐代的治乱兴废,自有很多现实上的考虑,可见朱熹说的“大伦理、大机会、大治乱得失”,也不是偶然的。
宋人孙甫更是从史学批评方面提出对“治乱”的认识。孙甫也是专治唐史的,他从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年)至嘉祐元年(1056年),以十六年时间撰成编年体《唐史记》七十五卷。可惜其书久佚,今存书序及史论九十二首,辑为一书,即《唐史论断》,凡三卷。孙甫撰《唐史记》,这跟他的史学批评思想有极大的关系。他在《唐史记·序》中反复阐述了自己的见解。归结起来,其大意有三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