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修行,才是真修行!
佛教与一般哲学的差异,在于佛教不只是讲知识、理论,更注重虔敬的信仰和完美的道德,以及如实地修持。
今日佛教最令人悲痛的事,不是没人信仰,没人研究,而是真正修持、证悟的人太少。很多人将佛法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,却没有真正将佛法理论付诸实行。例如:佛教讲“慈悲”,我们却没有慈悲;讲“布施”,我们仍然自私,贪而不舍;如此,佛法说得再多、再好,于事又何补呢?佛教人士平常所谓的诵经、拜佛、持午,只是口头上、形式上的。真正的修持,应从生活行为中,表现戒定慧;在语默动静里,息灭贪瞋痴。
《金刚经》云:“所谓佛法者,即非佛法。”又说:“所谓一切法,皆是佛法。”这两句话的涵义十分耐人寻味,若以这两句经文,来演绎佛教对于修持的要旨,即为:“是佛法的,有时不是佛法;相反地,不是佛法的,有时却是佛法。”譬如:念佛是佛法,拜佛是佛法,诵经、打坐、布施、持戒全是佛法;但是,如果在念佛、拜佛、诵经、打坐时,心里直生妄想,起贪瞋痴;或以沽名钓誉之心而行布施,则此时,是佛法的也不是佛法了。
古代丛林参学的教育,可说是打骂教育,眼睛不可乱看,嘴巴不可乱说,否则随时挨打挨骂。如在禅堂参禅,无理三十棒,有理也三十棒。打也好,骂也好,看起来与佛法无关,甚至有人认为太过分、不近人情;事实上,为加速一个人的完成,为求证佛法大意,有时却不得不如此。因此,这时的打或骂,也变成佛法,所谓“棒喝下的禅悟”,正是此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