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译者的审美能力
译者首先应具备审美能力,才能在文学作品中发现美,并在译文中把这种美的感受传达给读者。18世纪英国文人埃德蒙·伯克(Edmund Burke)在他《关于崇高美和秀丽美概念起源的哲学讨论》的论文中写道:“对艺术的正确判断也可以称之为上乘的审美力;而上乘的审美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感受力。如果一个人无心于想象的乐趣,他就不会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运用想象力去充分掌握作品的内涵。”[8] 原文是精神性、思想性的产物。理想的译文是译者和作者沟通后被赋予意义的成果。翻译实践中,译者可以选择与作者沟通,达到思想上的共识,或是选择搁置自己的主体性与作者的主体性,尽量采取主客两分的方式对译本进行语际转换。
审美能力对于汉译英尤其重要,对汉语的感知与欣赏是翻译的基石,正如刘宓庆的《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》中所言:
汉语是一种非常感性的语言,它永远与视觉感性和听觉感性密不可分。感知经验永远是汉语的意义之源。汉字源于象(物象和非物象),“象”与“义”在汉语中有不解之缘,将意义形象化,意象化,或者叫作iconization都是属于表现主义的美。“象”始终是感性的东西,因此汉语重感性可以说源自远古。在中国传统译论看来,意义含蕴于人的感性世界中,这个感性世界就是“象”。意义需要呈现意义的氛围,而这个氛围也是由“象”构建起来、表现出来的。[9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