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所以讲述我的故事,主要是想强调:人的性格在小时候就基本定型了,很难改变。补充、完善自己的性格是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课程,不是父母干涉就能解决的事。
用“1度法则”拯救孩子
孩子的缺点不应被视为关键性的缺陷,而应看作孩子的自然样貌。胆小、说话慢、个子矮、性格孤僻……戴上这样的有色眼镜,很容易散发焦虑的气味。这种担忧不是想停就能停的。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的缺点是非常困难的事,但这是父母的重要职责。不要为了改变孩子的缺点进行斗争,而应该与认为孩子的缺点有问题的心理进行斗争。无论孩子多大,即使已经20多岁也一样,父母必须摘下“孩子有问题”的有色眼镜。
试着接纳看似问题百出的孩子吧。不要将孩子视为“问题儿童”,接受孩子现在的模样就是他最好的样子这一事实。这种心态能让孩子重新找到自我,孩子的生命力、自发性也会重新迸发。这并不容易,改变妈妈的心态就像移山一样困难。妈妈连移开落在孩子身上的视线都很难,更别说改变心态。明知做不到,也不必自责,毕竟世界上称心如意的事不足百分之十。从我的经验来看也是如此。我一直在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性格,然而像我这样的专业精神科医生努力了数十年都做不到。